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,坐落于太湖之滨的无锡职教园,风景怡人,环境优美。追溯历史,这所无锡唯一的市属高职院校可谓古老而又年轻。2004年,无锡市干部学校、无锡市职工大学、无锡市轻工职大、无锡市城建职大和江南学院旅游经贸分院五校合并,成立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。2013年,又与无锡高等师范学校合并办学,成为一所具有百年悠久历史的学校,实现了跨越式发展。长期以来,学院秉承首任校长顾倬先生提出的“弘毅”校训,与时代同呼吸、与民族共命运,求教育之进步、谋国家之强盛,培养和造就了众多中华英才,如荣毅仁、薛暮桥、王忍之、徐铸成、徐中玉、吴冠中、钱松岩、杨荫浏、陈瘦竹、唐敖庆、胡福明等。
目前,学院由无锡市政府投资建设的新校区,占地面积 1000亩,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,融江南建筑风格与人文生态景观于一体。学院现拥有教职工700余人, 全日制在校生 9300余人,各类成人教育学生4400余人。
学院设有师范学院、贸易金融学院、会计学院、旅游学院、物联网工程学院、机电学院、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、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、影视学院、基础课部、体育部、干部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单位,开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紧密契合的高职(专科)专业 42 个,构建了旅游、建筑工程技术、建筑装饰工程技术、物联网工程技术、金融、营销与贸易、艺术设计、会计等八个专业群,初步实现了院级 -市级-省级-国家级重点专业建设与培育体系。
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能力的提升,通过实践成功探索出 “院地互动、校企合一、理实交融、系统育成”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:企业即学校、现场即课堂、学生即员工,学生入学即入行,身处真实工作环境之中,在各个环节中均得到实践,于潜移默化中养成必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,实现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合作上的高度融合。”目前,学院建有261 个校内实训室,并与有关行业、企业通力合作,建立了 327 个校外实习基地,开设了多个订单培养班,与艾迪酒店、香梅国际酒店共建 “企中校”,与央企大唐电信和星级酒店共建智慧酒店,和江苏鼎都检测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检测中心,实现了“校中企”项目的突破。师范教育是我院办学资源最丰富、社会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品牌。近年来,我院分别与无锡师范附属小学等20所小学、无锡市实验幼儿园等20所幼儿园签订了合作协议,并建立了40个教研培合作基地、聘请了20名特聘教授、6名特聘专家,合作双方在教学、科研、培训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,共同培育教育人才。
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、师德高尚、业务精湛的专业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。并建有 “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”,“无锡市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”,“无锡市重点高校研究生实践创新基地”等科研平台,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。目前,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比例达72.99.%,高级职称比例达40%。学院现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,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中青年专家1人,江苏省“六大人才高峰”高层次人才项目2人,省“333工程”培养对象12人,省高校“青蓝工程”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,省“青蓝工程”骨干教师培养对象6人,无锡市社会事业领军人才5人,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,市学科带头人6人,市名师2人,市教学能手6人。
学院以中外合作办学为平台,积极引进国外同类院校中优质教育资源,稳步提升国际化水平。先后与美国、韩国、澳大利亚、新加坡、台湾等 16 个国家和地区的 32 所高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建立了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。 2014年,学院启动实施“百名教师出国(境)进修计划”,67名骨干教师已分赴台湾、新加坡、加拿大等地进行了职业教育专题研修学习。
中文名称 |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|
---|---|
主管部门 | 中国教育部 |
简称 | 无锡城职院 |
院系设置 | 师范学院、会计学院、贸易金融学院、旅游学院、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、物联网工程学院、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、继续教育学院、国际合作学院 |
类型 | 综合 |
地址 |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钱藕路12号(无锡市职教园内) |
类别 | 公立大学 |
创办时间 | 1911 |
校训 | 弘毅 |
知名校友 | 荣毅仁、吴冠中、杨荫浏、薛暮桥、胡福明 |
本科招生电话 | 0510-85522620、0510-83276099 |
党委书记 | 高建宁 |
所有数据均来自互联网,与实际数据可能有部分差异,请谨慎使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