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中科技大学校徽

华中科技大学

985 211 双一流

  •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;湖北省武汉市汉口航空路13号
  • http://www.hust.edu.cn/ http://zsb.hust.edu.cn/

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,由原华中理工大学、同济医科大学、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,是国家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和“985工程”建设高校之一,是首批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。

学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,园内树木葱茏,碧草如茵,环境优雅,景色秀丽,绿化覆盖率72%,被誉为“森林式大学”。学校教学科研支撑体系完备,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。

学校学科齐全、结构合理,基本构建起综合性、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体系。拥有哲学、经济学、法学、教育学、文学、理学、工学、医学、管理学、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;设有98个本科专业,21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,18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,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;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,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(内科学、外科学按三级),国家重点(培育)学科7个。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,14个学科进入A类(其中机械工程、光学工程、生物医学工程、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4个学科进入A+),28个学科进入B类(其中19个进入B+)。

学校实施“人才兴校”战略,师资力量雄厚。现有专任教师3000余人,其中教授1000余人,副教授1300余人;教师中有院士16人,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9人、长江学者青年项目15人,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5人,“973计划”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,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,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4人,973计划(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)青年科学家3人,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3人,国家级教学名师9人,“万人计划”领军人才29人、青年拔尖人才21人,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24人,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9人。

学校贯彻建设“学生、学者与学术的大学”的教育思想,秉承“育人为本、创新是魂、责任以行”的办学理念,坚持“一流教学一流本科”的建设目标,采取多种举措,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全面推进素质教育,构建和完善充满活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。几十年来,已为国家培养了近40万名高级人才。

按照“应用领先、基础突破、协调发展”的科技发展方略,构建起了覆盖基础研究层、高新技术研究层、技术开发层三个层次的科技创新体系。建设有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以及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(筹)、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,还拥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、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、6个国家工程(技术)研究中心、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、2个国家专业实验室及一批省部级研究基地。

学校坚持“服务乃宗旨,贡献即发展”的办学思路,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,学研产相结合,密切与地方政府、大型企业的合作关系,通过设立驻外研究院、产业化基地,开展横向科技合作等方式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。

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,积极开展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,目前已与世界上3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校际交流关系,每年有约1600余人次的国(境)外专家学者来我校任教、合作科研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。

附属协和医院、同济医院是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培训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,是湖北省乃至中南地区的医疗诊治中心。附属梨园医院突出老年病学的特色,是湖北省老年病防治研究中心。

中文名称 华中科技大学
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
外文名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
简称 华中大(HUST)
院系设置 45个学院
类型 综合类
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;湖北省武汉市汉口航空路13号
国家标准编码 10487
类别 公立大学
创办时间 1952年
校训 明德、厚学、求是、创新
校庆日 10月8日
知名校友 周济、蒋向前、贝时璋、沈其震、裘法祖、吴孟超、陈刚、李娜、汪潮涌、林少宫、张小龙
本科专业 98个
本科招生电话 027-87557014、027-87542228
属性 985工程 211工程 双一流(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) 七校联合办学 教育部直属高校 全国重点大学 医学“双一流”建设联盟
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5个、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14个
硕士招生电话 027-87542552
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0个、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83个
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39个
党委书记 邵新宇
现任校长 李元元[1]
QS世界排名 400名(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)
QS亚洲排名 62名(2020年QS亚洲大学排名)
全国综合排名 7名(2019软科中国大学排名)
主要奖项 国家自然科学奖、国家技术发明奖、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、中华医学科技奖、大学领先奖
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7个、二级学科15个、培育学科7个 [7]

所有数据均来自互联网,与实际数据可能有部分差异,请谨慎使用